新闻动态
弘扬教育家精神,矢志立德树人——北京大学举办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会
来源: 教务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12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10月11日,教务长办公室在博雅学堂举办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会。第六届北京市讲述育人故事特等奖获得者、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贺桂梅教授担任分享嘉宾。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部教研中心的近30位思政课教师参会交流。分享会由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主持。
贺桂梅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教师不仅仅是一份教书的职业,应该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使命。她以在北大从教24年的育人案例出发,分享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育人理念。
所谓“见自己”,就是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贺桂梅回顾了雅斯贝尔斯、冯友兰等中外学者对教育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育人故事,强调学生培养应做到由看到“一群人”到关注“每个人”,教师要花心思了解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关心和爱护,从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与自身特长中找到学术科研、成长成才的生长点。
“见天地”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陷入某种瓶颈的时候,帮助学生展拓学术视野,打开人生格局。带领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某个小的研究领域中跳出来,从更大的历史或地理维度思考和研究,在整合性的人文视野中提升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见众生”意味着教师要涵养具有大胸怀的教育家精神,引领学生超越个我之小,看到人群与人世之大。贺桂梅以主持开设的思政选择性必修课“认识中国的方法”和带队思政实践课的教学经验为例,介绍了引导学生融通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为认识对象,以“专业”为研究方法,在实践中读懂中国的教学思考。
参会的思政课教师围绕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孙华在总结时强调,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应该率先垂范,主动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贯穿到思政课教学中去。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令人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未来,北京大学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会将持续举行,为全校思政课教师搭建涵养教育家精神、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平台。
贺桂梅发言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