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探秘大学课程“宝藏”,大中衔接筑梦启航——附中学子“我在北大第一课”本学期科学实践系列课程收官

来源: 附属中学        发布时间:2024-01-16


一直以来,立足于“四级火箭”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北京大学在附中持续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和成长路径,协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早发现、早关注、早培养。

附中学子走进北大第一课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共同颁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意见指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请进来”“走出去”有效联动,完善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文件出台后,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引导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并参与中学科学教育,开发适合中学生特点的科学教育课程。

在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务长办公室的策划、协调与组织下,来自北大物理、化学、生物、地空等院系的教师团队经过近一年的积极筹备和精心设计,为北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探奥索隐:趣玩物化生地”系列科学实践课程在本学期正式开启。

本学期开设的科学实践课程

自2023年9月起,附中同学们跟随授课教师,在大学与附中的教室和实验室中感受物理现象和规律、提取水果中的DNA、探究微生物的生长、了解地球知识……十余堂附中“定制款”北大课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

image3.jpeg

穆良柱的“单摆实验”课堂

李维红的“从水果中提取DNA”课堂

焦雨铃的“为什么要了解植物”课堂

辛广伟的“微生物:生长的艺术”课堂

李晟的“动物凶猛-中国大型食肉动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课堂

周辰“人体生理现象”课堂

刘玉琳的“地球与行星的探索”课堂

image10.jpeg

陈斌的“矿物晶体形态和3D打印”课堂

周敏的“穿越恐龙时代”课堂

本学期期末,在教务长办公室的牵头组织下,课程教师与附中领导召开座谈会,就本学期课程实施情况、学生收获与反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打磨提升课程内容进行研讨。

座谈会现场

与会教师交流

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代表附中向北大教务长办公室的精心策划、协调和组织,以及相关课程教师专业、精彩的授课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指出,由北京大学教师团队在附中开设科学实践课程,是大中衔接一体化课程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对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涵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提升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马玉国发言

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作课程总结

下一阶段,附中将继续与大学各院系保持密切联系,进一步优化以“探奥索隐:趣玩物化生地”为代表的大中协同育人课程,并持续深入在科学教育的课程和实践领域探索,为中学生创设更加广阔和优质的学习平台,切实发挥“科学育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助力青少年科学精神与创新素养的提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