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文化中国第二讲举行,邓小南主讲“宋代士人对于生活意境的追求”
来源: 教务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0
2024年11月19日下午,由教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文化中国第二讲在哲学楼101教室举行,历史学系邓小南教授以“宋代士人对于生活意境的追求”为题作了精彩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副主任宋鑫主持。
讲座现场
邓小南从“生活意境”与“士人”两个核心概念切入,指出“生活意境”是一种由生活状态与思想、艺术、文化感受共同交织而成的境界,而“士人”则是一个涵盖文人、士大夫等读书人的广义概念。
邓小南介绍了宋朝所面临的严峻的外部压力,在北方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政权崛起的背景下,宋代士人、军民“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创新与因循并存,凭借顽强奋斗与不懈努力撑起了一个时代,保证了疆域内部相对稳定的局面。
邓小南授课
邓小南指出,正是在宋朝这种大体稳定的局面下,士人有其交游空间,得以展示出在文化上的创造活力。在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中,宋代士人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士人的文化修养,在这种群体性的切磋中养育形成。她进一步指出,宋代士人对“意境”的追求来源于现实。这一时期的士人代表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等人,都有着从政地方的经历,他们关注民生、为国分忧,不仅才学横溢,更展现了坦荡开阔的胸襟以及“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
邓小南认为“雅俗兼资”是宋代士人的艺术形态与生活意境的突出特点。中唐以来禅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风雅处处是平常”成为宋人的生活哲学,无论是“四般闲事”、家居陈设,还是文学创作、书法绘画,均表现出士人追求的高雅情调,并且融入了市井文化的活力与烟火气息。邓小南总结道,宋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学术实践,是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念和框架下进行的,他们以道理、大道作为志向,以道德为行事的根据,以仁义为活动的依托,而涵泳遨游于六艺之中。其中,“游于艺”不仅是宋代士人群体活动的方式,更是他们从容涵泳的生活态度,他们通过技艺的实践陶冶身心,以艺术浸润日常,追求雅俗兼备的情调与意境。在文化修养与美学趣味的锤炼中,宋代士人的艺术追求与精神品格得以高度融合。
现场师生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围绕宋人内心追求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两宋绘画风格的差异、宋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背景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邓小南以细致而深刻的解答回应大家的提问,使师生们受益匪浅。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