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学术写作与创新人才培养”专家座谈会举行
来源: 教务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1
2023年4月18日,北京大学“学术写作与创新人才培养”专家座谈会在博雅学堂103举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等基础学科代表院系领导与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主持。
本次座谈会聚焦大学学术写作,重点研讨学术写作与创新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学发展问题,充分发挥学术写作教学对国家高层次人才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支撑服务作用。
孙华介绍了学校写作中心通识核心课“学术写作与表达”的三年教学实践。写作中心围绕该门课程还开展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写作指导系列服务项目,包括学术写作自习室、学术写作指导沙龙、学术写作数字化资源等。目前正在探索以课程与服务项目为基础,为不同院系的课程教师与学生提供定制化与个性化的服务,全面提升本科和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孙华发言
物理学院曹庆宏指出,科学写作是创新、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思维、凝练思想的最佳途径,基于物理学院卓越班读书报告会的尝试进一步强调了逻辑能力培养是学术写作训练的关键。哲学系孟庆楠系统介绍了哲学系所开设的学术写作系列课程与活动,要求全系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学术写作相关训练,他强调要从阅读理解与逻辑论证两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兴指出,理工科需要中英文双语写作,既应该将学术写作融入本科生教育培养体系,也应该对老师进行系统性分类写作教学培训与支持。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曹庆宏、孟庆楠、陈兴、宋亚云、王世强、马莉萍发言
中国语言文学系宋亚云从写作进程中的自主规划、写作经验、文献检索能力以及问题意识四个方面指出了目前学生学术写作尚存的一些问题,表示学术论文应该具有浑然一体的美感,并力求质疑、创新与包容的思维底色。生命科学学院王世强侧重于探讨学生写作的逻辑问题,建议日常教学就有有意识训练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研究中心马莉萍介绍了“北大研究”课题中面向教师群体的写作培训开展情况,表示将针对教师需求开展更多创新性的活动。
教务部和研究生院将大力支持“学术写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活动的开展,写作中心后续也将进一步深入院系,联合不同院系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与学生指导活动,共同构建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学术写作能力培养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