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讲座预告】“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文化中国 第三讲“马王堆帛画的意义解释与《汉画总录》的编辑”

来源: 教务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联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开设“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讲座主要聚焦“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推进文化创新”,邀请不同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中国”、“文明互鉴”及“数字文明”等系列开展专题报告,分享他们在美学和美育领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旨在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提供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高端平台。

以下是“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文化中国第三讲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参与交流!

讲座主题:马王堆帛画的意义解释与《汉画总录》的编辑

主 讲 人:朱青生

时  间: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18:40

地  点:哲学楼101教室

讲座简介: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研究状况之间的不同解释为题,分析在图像研究中为何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分歧及其根源,针对人们观看图像的心理(接受美学),从而提出图像研究中的疑斧情结和虱轮情结。进而为了进一步推进图像科学的基础研究,采取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全图像大模型(同时还连接着同时代的语言大模型和实物数据库),从1995年开始建造“汉代图像数据库系统”(同时出版为《汉画总录》63卷)使得解释图像的方法利用数字人文数据库对每一个形象及其关系可以放置在整体图像结构中去获得检验和核对。

主办方:教务长办公室、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

报名二维码:


主讲人介绍: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图像学实验室首席专家,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2016-2021)。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年起每年一届)。长期领导《汉画总录》编辑计划,已出版63卷,该书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著有《艺术学理论》《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十九札》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