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课
城市与环境学院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总结——学思重践悟精神,“城”心奋进谱新篇
来源: 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3-10-09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思政实践育人的磅礴力量,校团委按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以“高举旗帜跟党走 踔厉奋发向未来”为主题组织开展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32个开课院系的75人次院系党委书记、院长随团前往实践一线,476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担任授课教师,321名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组织217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3750余名2022级本科生奔赴全国28个省市区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伟力,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使命卷”,在祖国大地上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青春热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新征程开启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结合学院学科特色,精心研究制定并积极组织开展了2022—2023学年学生暑期思政实践活动。
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明确自身使命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高度重视思政实践课程的推行,在校团委的指示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设置了4条主线,着眼于党史国史学习、中国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历时21天,先后组织6支队伍,分别在山西大同、母亲河黄河沿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江苏苏州、福建莆田、四川甘孜开展实践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实践内容,部分实践队伍还融合了地貌实习、自然地理综合实习、野外生态学等专业课程实习。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实践对学生思想品行的塑造作用,活动由党委书记彭建、院长贺灿飞亲自带队,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培永、冯雅新老师远程指导,共派出党政班子领导小组5人、带队任课教师16人、随团助教15人,覆盖本科生99人,新增福建莆田木兰溪和四川甘孜两个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各团队高度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日评会、主题团日、红色教育、地方考察、座谈讨论等多项主题教育活动,并坚持每日进行活动总结与宣传,在“北大城环”公众号发布推送45篇,阅读量达17,000余人次,在地方媒体发布推送6篇,引起学院、学校、社会多方关注。
贺灿飞、谭卓立带领福建莆田实践团参访城市规划展览馆
彭建带领实践团深入藏民家中了解情况
学院党委副书记金鑫带领甘孜实践团进入藏民村走访
刘萍带领实践团进入藏民村走访
在本次实践中,各实践团深入挖掘了地方特色教育资源,让这些资源“开口说话”,通过接地气、有灵气的方式为学生展现经典故事,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学生行有所思,学有所获。以福建莆田团为例,在贺灿飞、学院团委书记谭卓立的带领下,实践团紧密围绕“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这一主题和“敢想敢为——勇立改革前沿,探求发展成果,培育创新精神”这一主线,开展了主题为“寻文脉体悟发展巨变,立潮头谱写时代新篇”的实践活动。参观莆田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同学们了解了莆田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规划,加深了对实践调研地规划的整体认知。通过对比历年城市规划设计图以及走访新城区,同学们看到了莆田市对资源、交通、港口货运等方面的精心设计,认识到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城市的基本功能,更应考虑到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使人们能够在城市中“诗意地栖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调研考察的过程,是书本知识落地的过程,更是为相关专业同学打开一扇窥见职业环境的窗户、切身感悟专业为人民带来福祉的宝贵机会。扶贫先扶志,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推动力。在莆田十二中,实践团成员与新高三的学子们进行密切交流,倾听大家在学习生活中的心事困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难题,鼓励学弟学妹们持之以恒、迎难而上,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立下高远志向,在未来学有所成,投身到莆田建设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此次宣讲帮助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学子建立了联系,也让大家想起了曾经勤奋刻苦奋战高考的自己,再次激起了对未来的昂扬斗志。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要走出象牙塔、了解国计民生。通过探访三棵树、百威雪津等公司,实践团近距离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线、切身领会企业的生产理念,真正感受到了企业响应建设生态文明、助力脱贫攻坚等国家政策,感受到了这些企业“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此次参访引导着大家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建设进行联结,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同时,本次实践也从多方面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历史、传统文化技艺内容,促使同学们探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岛,实践团通过参观博物馆、观览遗址公园、走访并实地体验相关风俗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悟妈祖文化的血脉传承与精神内涵,并发掘其在伟大复兴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意义。通过近距离观看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感叹传统技艺的精巧细致,更领悟并吸收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实地考查、参访调研、座谈交流、入校宣讲等多种形式,实践团成员了解了莆田市在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规划、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果。城环学子在一路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奋发有为、力行求真、深入思考、满载收获。
贺灿飞带领福建莆田实践团实地参访传统莆田木雕工艺
贺灿飞带领江苏苏州实践团参访中国江村
不仅如此,城市与环境学院还努力构建思想教育与力行实践相统一的一体化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综合育人效果。思想教育上,实践团通过行前动员会、每日评议会、读书交流会、主题分享会等多样形式,结合实践主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力行实践中,实践团通过主题团日、劳动实践等活动,让同学们深入城镇乡野,探索兴趣课题,磨砺坚强意志。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实践团白天扎根于北京大学生态研究站,结合自然环境提供野外生态实验方法教学。学生们不仅在取样、测量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内容过程,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统一的学习乐趣,更深深地感悟到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塞罕坝精神。在晚上的日评会中,同学们结合一天劳作的心得体会,深入学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论述,明确了绿色事业的价值与意义。同学们争相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自己实习的心得体会,展现自己在精神理念和实践学习的双重收获。“在塞罕坝的林场里我积极参与到劳动课程之中,为一望无际的落叶松林亲手打上生长环。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但听着风声轻抚林海,我们更加感到荒漠变绿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贵。”生态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黄彦钧如是说。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同学们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注重学真知、悟真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塞罕坝实践团成员在塞罕坝国家站进行科考
塞罕坝实践团成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采样测量
山西大同思政实践团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合照
山西大同思政实践团在倒石堆前观察地貌
黄河思政实践团在黄河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融合地理、生态、环境科学等专业特点,立足于国家发展典型地区,着眼于时代命题,以丰富深刻的思政内容开展了暑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祖国大地、深入基层群众,在实践中了解国计民生、践行青年担当,确保学生学真务实,真正服务时代、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未来不断成长,赓续书写中国青年的崭新篇章。
专题链接:2023暑期思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