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课

历史学系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总结——行之愈笃,知之益明

来源: 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3-10-04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思政实践育人的磅礴力量,校团委按照学校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以“高举旗帜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为主题组织开展2023年思政实践课程。32个开课院系的75人次院系党委书记、院长随团前往实践一线,476名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担任授课教师,321名研究生党员担任助教,组织217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3750余名2022级本科生奔赴全国28个省市区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伟力,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答好“使命卷”,在祖国大地上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青春热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思政实践育人的蓬勃力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按照校团委统一安排部署,以“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为主题,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实践(下)”课程“社会实践”模块的学习。本次实践由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系党委书记何晋、副系主任叶炜、系党委副书记吴雅文、系党委秘书黄鸿、系团委书记刘东奇、系团委副书记张悦与胡梦瑶以及实践团指导教师刘晨、李根利,历史学系2022级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政策法规研究室曹宇,本科教务张哲等12名专业教师担任授课老师;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朱东法、邓成、董汝洋,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那仁达赖、徐伟喆,历史学系高年级本科生张晋森、胡新东、张朋钰、刘璇、王梦嫱等10名学生担任助教,共计55名2022级本科生组成7支思政实践团,与河南郾城、江西赣州、浙江永康、河北张家口、浙江平湖签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与浙江舟山、北京十三陵基地再度携手,分别赴7地开展实践活动,在祖国大地上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青春热潮。

“渔港喜乐,千岛风流”,在何晋、吴雅文的带领下,历史学系浙江舟山实践团重走总书记调研之路,探析“八八战略”部署之下舟山立足海岛资源优势,积极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系列探索和尝试。耕海牧渔,飞梭穿浪,这里吟唱着百年不衰的远洋牧歌;文廊百里,乡村焕新,这里叙述着海洋致富的崭新篇章。在舟山城市展览馆,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近海文明畏海敬海的渔风民情,探寻这座寄寓着“海定波宁”美好愿望的小城的建制沿革;在鸦片战争纪念馆,实践团成员的遗迹展品前驻足,感受历史灰烬之下的温度;在红色岛屿蚂蚁岛,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滨海劳工,回溯前人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在本次实践一行中,北大历史学子深入城镇乡野,探析发展轨迹,追忆创业情怀,深刻领略到了舟山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下的现代海洋城市风貌,切身感受“八八战略”指导下舟山定海的经济社会建设成效与文化资源开发成果,体会到舟山定海人渴望发展和积极奋斗的精神面貌,激励实践团成员们踔厉奋发,在实践中为人民与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担当奉献践行北大青年的时代责任与爱国宣言。

浙江舟山团在鸦片战争纪念馆前合影

在日评会上,同学们在助教的指导下对所见所闻进行了回顾和思考,任课教师结合嘉宾以及同学分享,进行思政性、理论性指导,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同学们所提举措进行了实践性指导。

“千言立就躬行后,高格不朽同甫谋”,历史学系浙江永康实践团在叶炜、刘东奇、张悦的带领下,践行了陈亮的“大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途万辙,因事作则”,走基层、进工厂,在实践中阐发想法,在知行合一中得出结论,在祖国大地上书写论文。在桥下东村文明礼堂,实践团与龙山镇领导举行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叶炜与中共龙山镇党委书记应文宇共同为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叶炜与应文宇为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陈亮文化在永康文旅与企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让师生惊叹;永康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引发师生思考;深入车间的体验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五金制品的精美让大家赞不绝口;师生在参访中的思辨也饶有趣味。实践团深入基层第一线,探寻“龙山经验”在村民矛盾化解中的应用,感受村务合规实践对于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欣赏了数字化改革中美丽乡村的新风貌,也感悟了校友系友投身基层的心路历程和远大抱负。普明禅寺里,实践团与当地领导举行陈亮文化座谈会,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陈亮生平、陈亮文化以及龙山发展状况,实践团师生积极分享参观学习感受和看法。叶炜将学术专业与实践见闻结合,表示此次实践的收获大于预期;刘东奇强调从古今比较的角度学习陈亮文化,并分享实践体会;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书记章锦水进行总结发言,并提出了借思政实践基地的落地共同谱写状元故里新篇章的希望。

浙江永康团在五金历史文化体验中心前合影

“赣流奔浪开胜境,少年振翮酬壮志”,在刘东奇、黄鸿、胡梦瑶、李根利的带领下,江西赣州实践团见证了这座立于传统、对标现代的城市所承载的中央苏区的革命过往、民俗文化的流变、客家的身份认同等深刻议题。实践团成员在江西客家博物院进行参观并举行了客家文化交流座谈会,刘东奇和李根利对同学们的理解作了总结发言。座谈会后,刘东奇和副院长郭云签订了北京大学与江西客家博物院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刘东奇与郭云签约共建思政实践教育基地

在客家博物院,实践团成员欣赏极具代表性的客家围屋、南迁柱和艺术长廊的壁画,感受客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风俗;在夏浒村和白鹭村,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古老的祠堂如何见证着客家人的繁衍昌盛;在江口贸易分局,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到赤白贸易的艰难,体悟老百姓和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的团结一心;在赖传珠陈列展,实践团成员将大埠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不屈意志深深铭刻于心。“客家”迁徙的过往使得赣州人重祖先、重传统、寻根思源,保守而稳重,“流浪”漂泊的历史却又赋予了他们变革的气概,离开校园,走入田野,在赣州的山水间,北大历史学子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最热切的情怀与活力。“新燕赣州行,同语更同心”主题团日活动中,大家认真学习了《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纪实》一文并结合实践进行思考和讨论,黄鸿对主题团日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了在赣州学习实践时需要带着历史学科的眼光关注细。他提出在赣州推广普通话调研的重点方向应是发掘赣州的个性问题,需要了解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具体想法与困难。

江西赣州团在历史陈列馆前合影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总书记多次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应“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并提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实践团成员积极响应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期望,以身体力行植根家国热土,用求真笃行回应使命担当,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河北张家口团在朝阳堡合影

专题链接:2023暑期思政实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