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城市与环境学院举办“环境-生态-地理”本科暑期实习成果展及总结大会

来源: 城市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02


10月31日上午,城市与环境学院2023年“环境-生态-地理”本科暑期实习总结活动在院楼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出席活动,教务部部长傅绥燕陪同参加。

校领导一行参观了本科生暑期实习成果展,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本纲及暑期实习带队教师简要介绍了各实习队伍的路线和内容。

1.jpg

2.jpg

校领导参观暑期实习成果展

暑期实习总结大会随后举行。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彭建主持。彭建介绍了本次暑期实习总结活动的基本情况,期待学校对学院本科教育实习工作给予进一步的指导。

院长贺灿飞从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际合作等方面对学院本科实习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近年开展的暑期实习情况作了简要梳理。他指出,目前的“环境-生态-地理”实习体系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体现了学院学科交叉的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认识规划、环境、生态和地理问题的能力,希望从野外认知、实践能力、劳动观、世界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2dc4e8a712c643ac981b365c7df39735.jpg

贺灿飞介绍学院暑期实习概况

彭建汇报了“‘一带一路’综合实习(俄罗斯线路)”的情况。他从气候、地貌、植被、资源等角度介绍了本次实习选址——西伯利亚的区域特点。此次实习让学生点线面结合全方位认识西伯利亚,对探讨该地区碳汇潜力、脆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期间师生还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老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4.jpg

彭建汇报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戴林琳副教授汇报了“‘一带一路’综合实习(新加坡线路)”的情况。她认为,新加坡作为联合国人居奖荣誉奖的获得国家,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次实习就新加坡城市生态规划、高密度住房保障、老年友好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探讨,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展实地研究并互相讲解,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效果,提高了专业素养。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张家富教授汇报了“地貌实习”的情况。他从实习选址、师资团队、实习历程、安全保障及思想建设、劳动教育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地貌实习丰富的内容。他指出,地貌学实习始于1950年代,是学院历史悠久的实习项目,实习师生一路爬山涉水、栉风沐雨,实习经历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地貌考察,更是经过风雨洗礼的一段宝贵记忆。

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蒙吉军副教授汇报了“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情况。他介绍了本次实习在黄河沿线城市考察的成果,师生从三门峡到洛阳,从焦作到济南,在旅途中对黄河地上悬河现象来源及其治理作了系统的调查与报告,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实地复习”。

生态学系唐志尧教授汇报了“野外生态学”的实习情况。他指出,实习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强调专业知识与思想建设并重,从植物调查、劳动实践等方面给予学生锻炼的平台与机会。他在会场上展示了学生所写的实习感悟,学生在与大自然亲近、和队友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有更深刻的思考与成长,这也是实习的重要意义所在。

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冯健研究员汇报了“人文地理专业综合实习”的情况。他指出,该实习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园区、典型企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学习内容,打造人文地理专业的“社会实验室”。苏州是今年新开辟的实习基地,当地政府对学院的实习调研报告高度肯定,这次实习同时也是宣传北大学子风貌的窗口。

傅绥燕对学院本科实习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教学实习是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城市与环境学院实践教学优势明显,不同队伍实习内容各具特色,体现了学科交叉优势。她指出,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建设是学校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中的重要部分,未来将从实践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平台建设、产学合作融合等方面进行推动。她希望学院能给学校提供更多关于实习实践工作的建议。

傅绥燕发言

王博指出,城市与环境学院实习活动内容丰富而生动,已成为学生教育的综合平台;通过实习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激发学生产生不同学科角度思考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本科教学实习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各院系的人才培养范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本科教育深耕教育改革,打破学科边界,开发更多独具特色的实习实践课程,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实习经历的卓越人才。

王博讲话

教务部人才基地办公室主任冯雪松,城市与环境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所主任、实习带队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上述活动。

合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