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追寻语言的奥秘——记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理论教学团队
来源: 教务部 发布时间:2019-01-07
2019/01/07 信息来源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发文公布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北京大学《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等七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被视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
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北大教务部、北医新闻网,开设【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专栏,对七项获奖项目进行专访,展示北大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获奖项目简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保亚、汪锋、董秀芳、叶文曦、李娟完成的《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课程体系建设以“教学、实践、研究”为主线,以“能力先于知识”为核心理念,以加强语言学学科建设(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语言学概论等主干基础课为支撑,以“教研结合,师生互动”为教学形式,形成了一套“教学-田野调查-科研-教学”循环渐进的语言学培养模式。
起点:由浅入深、纵横兼济的“塔型”课程体系
北京大学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在于“塔式结构”的课程体系,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课程体系前后紧密衔接,专门化程度逐渐提高,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以“人类沟通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学概论”“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四门课程为代表,语言学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呈现出兴趣入门、专业基础、进阶提升、专业研究的基本脉络。
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以其中四门课程为例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陈保亚老师在语言学培养模式中负责历史语言学、单位与规则提取、语言学前沿问题等模块。他认为,“本科生阶段应首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研究的动力。”遵循这一理念,他讲授的“语言学概论”趣味横生,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让语言学的魅力得以展现,激发了同学们深入思考语言学问题的灵感与潜能。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更加注重科研导向。著名语言学家王洪君教授在退休前负责的课程对于硕博课程建设非常重要,由她讲授的“历史语言学”“当代音系学”等课程,既介绍前沿理论,又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既开眼看世界,积极吸收西方理论,又结合中国语言和方言实际。
语言学培养模式建立的这一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在纵向维度上牢牢把握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力求课程设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在微观层面,具体落实为语言学中较为核心的分析技术:一方面是共时层面的语音分析、音系分析、语素分析等;另一方面是历时层面的分析技术,如语音对应、语言变化和原始语重建等。至于语言学理论的宏观性,则体现为关注问题的宏达、宽泛,也体现为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打个比方,微观分析好比分析树木生长机理等具体对象,宏观分析则类似分析生态系统。与微观分析相比,宏观理论问题在中国的语言学传统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然而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讨论宏观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宏观理论价值也由此显现。
陈保亚认为:“我们的教学做得很细,但不能只强调微观。有些老师认为一棵树应该好好地去挖去栽,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树和林的关系。有林一定有树,有树不一定有林。所以在教学上做得再细,也需要总体布局。这样一来,学习的目的才能明确。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他身处森林的什么地方。”
重点:“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循环结构
语言学培养模式探索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的关系。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余德江作为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亲历者,自2014年开始就积极投身到这一项目的探索与发展中。他认为:“语言学是极其重视材料和田野调查的学科,材料和田野实践是学科的基础,而材料的闪光点需要在理论的眼光下才能发现,田野工作的展开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培养语言学人才需要高度重视实践。陈保亚指出:“实践是学习及理解深度的保证,学和问都应该以实践为基础。”
在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等支持下,语言学教学团队多次组织学生开展田野实践活动,每年假期组织三到四次田野调查,目前已开展田野实践活动数十次,发表了专题论文二十多篇。近年来,该项目陆续开展了汉语和傣语的接触研究、汉语和回辉话的接触研究等田野调查,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茶马古道”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丰富的田野实践外,该项目还结合“语言学概论”“理论语言学”等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本科生科研活动。
2017-2018年,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泰语调查
2018年8月,教学团队组织学生赴云南新平县调查漠沙傣语
问题导向是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正如陈保亚所言,“错了没关系,但一定要有发问的习惯”,本科生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硕士生要有研究问题的能力,而博士生则应培养建立理论模型的能力。
带着问题下田野,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在田野实践中产生新的追问,并带着问题回到课堂。所带回的这些问题、发现与创见,同时能够促使教研结合,不断延展课堂的深度与丰富性。正是这一问题互动模式,解决了教学与调查、科研脱节的难题,并改变了语言学方向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套用国外理论和高分低能的现状,更加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陈保亚认为:“语言学研究要用模型分析问题,然而我们缺乏创见性的模型理论。我们需要新的范式——分析材料的时候要能够借鉴理论,用理论照亮材料,同时要从材料中总结出新的理论。”该模式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改进了现在的教学范式,对国内语言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亮点:双向反馈、综合评估的育人模式
2015年,语言学教学评价体系以“论成绩评定的双轨模式——基于精品课改革的分数排名分析”为题发表于《中国大学教学》。以“育人”这一核心作为教育的目的,语言学培养模式的一大亮点在于积极探索双轨制成绩评定模式,建立了“X-R/N”成绩公式,X表示绝对成绩,R表示相对排名,N表示参加考试或测评的总人数。绝对成绩和相对排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直观且合理地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陈保亚认为成绩评价应该附上授课教师信息等内容,以达到知其师则知其学的效果。
语言学培养模式的另一大亮点是建立了精细的反馈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包括卷面成绩、课堂提问回复与追踪、课堂讨论记录、作业详细批改意见、期末卷面分析、进一步学习具体建议等项目,每位学生最终会收到500-1000字左右的详细指导意见。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促使同学们整理一学期所学框架,检测自我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为下一次授课积累经验,同时以适当的区分度挑选适合进行专业研究的人才。
成果:人才为先,反哺教育
北京大学语言学培养模式2000年开始讨论设计,2009年正式进入实践检验阶段,2012年以来该培养模式渐趋完善。如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在“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语言学培养模式”项目的探索已走过20载春秋。
日趋发展的语言学培养模式,吸引了一大批本科生加入语言学研究,训练了一批专门从事语言学研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2012年以来,语言学教研室研究生发表论文30余篇,学生多人多次在国际索引刊物发表文章,其中不乏国际索引SSCI、A&HCI等刊物;指导本科生科研20余项,培养研究生代表有汪锋(李方桂语言学奖、王力语言学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宋作艳(吕叔湘语言学奖)、咸蔓雪(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杜兆金(山东省优秀研究成果奖)、李子鹤(罗常培语言学奖)等。
近20年的打磨与锻造,不断积累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经验,带来了丰硕的教研成果与科研成果。教学团队在项目期间完成教研论文五篇,专著、论文等共计200余篇(部)。其中教材七部,其他专著或编著17部,教研论文十余篇,语言学本体研究论文160余篇,田野实践理论与方法论文20余篇。其中SSCI或AHCI索引十余篇,CSSCI索引近60篇。
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北京大学语言学科被评为“双一流”学科。北大语言学连续两年QS排名世界前十(2017、2018)。作为评价参数的重要部分,语言学课程体系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功不可没。
如今,在摸索与改进中不断前行的语言学培养模式,已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未来,这一模式将持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材,优化课程结构,适当扩大学生范围,开启MOOC等数字化教学尝试等。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语言学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都是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以拓展语言学的未来。”陈保亚认为。
专题链接: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
编辑:麦洛
责编: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