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田野里开出美丽的花朵——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来源: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15
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北大教务部、北医新闻网,开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巡礼】专栏,对七项获奖项目进行专访,以展示北大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北大在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成果简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文物建筑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数十万处(座)文物建筑,系统地记录着中华历史,生动地展现着中华成就,她们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1998年创办考古学专业文物建筑方向,成为国内第一家于本科阶段开设文物建筑相关专业的院系,徐怡涛、杭侃、孙华、王书林、张剑葳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北大文物建筑田野记录与价值发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引领了学界发展,对相关兄弟院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这世界上有种高贵的精神在人间传承,如丝如缕,但从未断绝,那是在鲁班挥动雷霆之斧之时,那是在司马迁落下如椽之笔之时,那是在我们凝望着古建筑而为之泪流满面之时。”
——《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后记
从理念到实践,从发现价值到实现价值,自1998年设立以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研究型田野实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探寻历史真相,发现文物价值,开启了一段“寻真”之旅。
创新理念:培养文物建筑“史料观” 构建基本知识体系
“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皆是我们的历史研究材料。”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教授说。
文物建筑专业引入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理念,提出了文物建筑信息记录的“史料观”,形成了“全面、多源、可辨析”的记录理念,并系统地提出了建筑考古学的学术概念、理论和方法。
文物建筑专业是一个综合学科。研究文物建筑,除了掌握建筑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修养。
结合专业文理交叉的性质和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文物建筑信息记录的“史料观”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文物建筑专业注重学生基本知识体系的建构,将建筑学与考古学、现代与传统记录技术有机融合,建立了“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课程体系,夯实了该专业的学术基础。
“中国建筑的科学认知”课程体系由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专业课构成。一年级开设文物建筑导论,教授概念理念、学术史、文献检索等基础内容,打下入门基础;继而开设的建筑史和中国古代建筑构造课,分别按时代和专题深入讲述中国建筑的历史演变、典型案例与构造形制;三年级设置了一学期的文物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教学中皆安排了适当的文物建筑田野踏查环节,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养成见识广博、尊重实践的学科素质。
“通过一系列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学生建立起牢固的文物建筑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体系,建立起对中国文物建筑历史发展和保存现状的整体认识。”考古文博学院王书林助理研究员介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研究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守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使其通达门径、自觉践行,成长为文化遗产事业的高端人才。”徐怡涛总结,“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养成专业科研素质、塑造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致力于文化遗产事业的人才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教学团队充分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提升教研工作水平和效率。2014年,文物建筑专业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的文化遗产踏查与记录数据库;2016年,又建设了国内首个文物建筑全景数据库。这提高了建筑信息记录的全面性和现场还原度,为学生构建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富于特色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和弘扬中国建筑的热情,还吸引了其它院系的一些同学转到文物建筑专业学习,如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汪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俞莉娜、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吉富遥树、工学院的张梦蕊、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的魏雨淙、艺术学院的李孝儒等。汪盈、俞莉娜等学成毕业后已经成长为活跃在文化遗产领域的青年学术人才。
田野记录:人与文物建筑亲密接触
“本科生田野踏查与测绘教学实习是我们专业最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徐怡涛强调了田野实习的重要性,“它相当于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发动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养成科学认知中国建筑的能力。”考古文博学院前院长杭侃教授认为,三年级开设的文化遗产踏查与测绘实习课程,是将前期所学知识广泛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和升华的核心课程,是学生最终形成专业兴趣与能力的关键。
“通过实习,学生在一个学期踏查至少150处各类文物建筑和文化遗产实例,并分别对明清和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进行测绘实习。”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剑葳研究员介绍。
摄影测量、三维扫描、无人机航测……文物建筑专业“一直主动地紧跟前沿科技”,近年来形成了适用于各类文化遗产的专门技术方法。“但我们不会沦为技术的附庸,技术不能取代人与文物的密切接触。我们所要做的,是发挥各种技术所长,将人的观察与实践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更全面、更真实及更有效率地记录和认识文物建筑的价值。”徐怡涛强调。
“踏查虽然强调训练学生在文物现场全面、快读记录信息的能力,但对于写作能力、研究能力也不曾忽视。实习结束后,我们要求学生能用文字系统清晰地归纳所见,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徐怡涛至今仍记得,2008届本科毕业生王子奇(现工作于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实习课程结束后提交了十几万字的实习报告,2010届本科毕业生王晶(毕业后赴美国深造、工作)的实习报告逻辑清晰、阐述翔实。
2018届毕业生马力曾在大三下学期四个月的时间里踏查了157处古建筑,足迹遍布内蒙古、天津、浙江、安徽等九个省市,并完成了山西高平崇明寺和宣化天主堂的测绘。踏查实习让他受益匪浅:“我有机会近距离触摸书中的内容,巩固前两年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掌握文物建筑踏查和测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短时间内全面收集现场资料的能力,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也有了一些思考。”
200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8名学生参与了该专业组织的文物建筑参观、测绘教学实习,意方对实习结果非常满意。
文物建筑专业还与国内多家文博古建部门合作,在北京故宫、天津蓟州区、河北清东陵、江苏苏州、浙江杭州、浙江宁波、山西省、河北正定、山东曲阜等地均建设有文物建筑田野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
文物建筑专业这些年结合教学在中国早期木构建筑遗存的发现与鉴定方面成绩突出,徐怡涛认为“这正是基于学生在教学中学到的田野工作方法,是学科创新所带来的一系列设计和改变”,成绩来源于“一种教学和科研共生共享、互相促进的机制”。
价值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发掘“国宝”
文物建筑专业的宗旨是让学生认识到两个价值——文化遗产价值,也就是所谓的行业价值,以及学生自身在从事文化遗产事业中所能达到的价值。
与一般的自然资源不同,如果正确地研究和利用,文化遗产的价值会不断地累积、增加。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利用者和宣传者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教学中,文物建筑专业始终坚持以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为核心,结合实习所在地的切实需求,通过实践课程,编制了大遗址、古城墙、古墓葬、古建筑、手工业遗址等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十余部。在这一教研环节中,北大师生充分运用所学,积极发挥创造性,通过建筑考古研究、建设遗址公园、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实验考古等手段,阐释与强化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遗产地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有些‘国宝’大家并非不知道它的存在,而是不了解它的真实价值。”徐怡涛提道,其典型案例为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这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年代为金代,通过详尽的记录,北大师生从建筑形制、碳十四、木材、尺度和布局等多角度研究,论证了该处建筑为北宋木构建筑遗存。在第三次测绘实习中,他们通过手工记录发现了一处非常淡的墨书——北宋“天圣元年”题记,确证了万荣稷王庙大殿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
更重要的意义,是他们通过万荣稷王庙的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为基础,叠加其它维度研究的“1+n”多维研究范式。这是建立在更精细的文物建筑形制时空框架基础之上、基于多学科研究的价值认知范式,其所释放的文物价值,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一研究体系,如同打开文物价值宝库的金钥匙——“如果说梁思成等学者打开了中国建筑价值宝库的第一扇门,北大则已经掌握了打开第二扇门的钥匙。”徐怡涛说。
曾参与测绘工作的文物建筑专业2002级本科生、2006级硕士生,现工作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的徐新云表示,“对稷王庙精耕细作式的研究可以说是北大古建学科的一次学术研究集中爆发,也必将成为建筑考古研究的宝贵范例之一”。
徐怡涛还记得,2011年5月,当他在万荣稷王庙现场将发现题记的消息告诉曾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彭明浩时,彭明浩回复“这是方法论的胜利。”“其实,这更是教学的胜利。”徐怡涛说。
十多年来,北大师生发现或重新鉴定的宋金元时期建筑遗存已达数十座,其中山西平顺回龙寺、长子布村玉皇庙、小张碧云寺、韩坊尧王庙等先后晋升为第六、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对文物建筑的精细研究,大幅夯实了古代建筑的研究基础,提升了研究精度。
文物建筑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可以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还可以选择到国家文物部门所属的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博物馆、高等院校等工作单位。
“我们的本科生特别珍贵,不只是中国,就是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徐怡涛介绍了人才培养情况。经统计,截至2018年,北大文物建筑专业一共毕业了84位本科生,有60%的学生在专业直接相关的文化遗产领域就业或深造,15%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或深造,这在“冷门”的文史类专业可谓是个“奇迹”。而创造奇迹的原因,徐怡涛认为是专业教学体系对“专业价值”的有效阐释。
如今,文物建筑专业已形成教学科研促进共生的良性循环——以教学促进科研,发现文物建筑的价值,形成科研成果,服务于文化遗产事业,并以科研成果反哺课堂。“让建筑见证历史,让历史弘扬价值。为往圣继绝学,为国家固根基。”这是文物建筑人新时代的期望。
点缀着文物建筑的田野里,晨光勾勒出如翚斯飞的剪影,清风徐来,草木葱茏,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正在绽放。(文/新闻网记者 宁韶华)
专题链接:国家教学成果奖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