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张卫光:传递育人的接力棒

来源: 医学部        发布时间:2019-03-26


“大家看甲骨文的‘解’字,上面是牛角,旁边是刀,下面是一头牛,这里还有两滴血,因此这个‘解’字,就是分析或者剖析的意思。”

这一幕并非发生在古汉语专业的课堂上,而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系教授张卫光在给大二的学生讲授系统解剖学的绪论。

张卫光是一个有着表情包、深受学生欢迎的“网红”老师。他承担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等课堂的教学任务。幽默活泼的课堂风格、和学生亦师亦友的相处方式,让一届又一届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光哥”。2018年,张卫光获得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他获奖的新闻,在北医学子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解剖学是所有北医学生的必修课,是所有北医学子都会走过的联系其他课程的一座“桥”,对于他们来说,解剖课和“光哥”已经成为身上一个抹不掉的印记。

de9ca111e4474bc5993a1b93b3655d6e_副本.jpg

张卫光

“网红”老师的多面魅力

虽然大部分学生只上过“光哥”的几堂课,但却对他印象深刻。“神经系统最难,却是学的最明白的。我大一学的解剖,‘光哥’课上讲过的一个医患案例,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基础医学院2018级研究生何渼波回忆道。

生动、活泼、有趣,是学生对张卫光课堂的一致评价。为了更加生动地讲解脑干的结构,张卫光在课堂上找了一名学生充当教学模特,把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和脑干的组织一一对应。课后,“真人教具”2017级临床三班的杨煜焯说:“我永远都忘不了脑干的结构,他把书中的内容都在我身上讲到了,大家也听得很有精神。”

除了传授知识,张卫光很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课堂上,张卫光用帕金森综合征讲解神经系统损伤的表现,他模仿了患者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临床表现,夸张的动作引发了一些同学的笑声。张卫光严肃地告诫学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病,病人是很痛苦的。你是大夫,在诊断的时候让病人做这些动作,很容易发生摔倒骨折,一定要有安全意识,一定要敬老。”

9fbf43ab18ec46669a6c59e7055bb4f6.jpeg

张卫光在解剖课堂

张卫光会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科研进展,告诉学生解剖学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学科,科研的火花无处不在。讲到被拒稿的经历,张卫光说:“他们说我想的太超前了,可是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的进步。要敢想还要敢干,干成了,别人承不承认,是他们的事。也许哪一天Nature开眼了,就给我发表了。”玩笑之后,张卫光马上正色道:“实际上,做科研不只是为了发文章。”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是张卫光的一贯思想。“我会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人文、历史的东西,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关注前沿。对学生来说也可以放松一下、换换脑子,这也符合记忆和学习的规律。”

慈祥的严师

在学生的眼中,“光哥”是个特别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大到人生选择、职业规划,小到生活琐事、兴趣爱好,凡是学生有困惑,“光哥”无不倾囊相授、热心相商。

为了纪念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张卫光特意把每年的解剖学考试安排在圣诞节前后,也因此有了这样的温馨的一幕——每年平安夜,“光哥”可能会在晚上带着糖果来到自习室,看望那些通宵复习的学生们。

可是如果你据此认为这个温暖的“圣诞老人”是个在什么事情上都好商量的“好好先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张卫光的解剖学,是北医所有课程中挂科率最高的一门课。开学的时候,张卫光会提醒学生:“我这门课很难通过,需要大家投入时间和精力。”考试的时候,张卫光会说:“解剖学从来不划重点,以后进了临床,病人不可能按照你的重点来看病。”

严格的背后,是张卫光对生命的严肃和尊重。“咱们学医的不允许开玩笑,我们以后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一定要打好基础,从每一门专业课开始把关。这是对学生好,也是对患者好、对社会好、对我们的将来好,所以我现在必须严格要求。”

一些曾经解剖考试不理想的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之后,开始努力用功,从此走上了学霸之路。

有一名口腔的学生,考完之后以为自己会挂科,跟张卫光聊过之后,保证道:“老师,我这次不及格,以后一定会把解剖补到最好。”成绩出来之后,这名同学及格了,但是分数不高,只有60多分,他甚至还来找张卫光:“我还能不及格吗?我想重修,我以前没好好学习,现在想补上这门课。”

“人不是为了及格而学习,”张卫光感慨,“亡羊补牢,一切都不晚。我认识好多这样的孩子,系统解剖学的时候考得不佳,等到了学习局部解剖学时,分数都很高。”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解剖课上,学生们使用的人体标本都来自遗体捐献者,他们奉献出自己的身躯,帮助学生们掌握人体的知识。他们的无私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被尊敬地称为“大体老师”和“无言良师”。

从第一堂解剖课开始,张卫光就向学生们传递着对大体老师的感恩之情——播放纪念大体老师的纪录片、介绍大体老师的生平和捐献故事、默哀鞠躬、向大体老师献花、强调课堂纪律,课程结束之后的遗体复位,捐献盒上墙等活动……这些庄严肃穆的仪式,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同学在给无言良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当我们上完最后一课,最后一次将您的身体整理好,用洁白的纱布将您缓缓覆盖,深深久久地鞠躬,盖上盖子,转身离去时,我知道,您最后的愿望完成了。走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谢谢爷爷,谢谢老师’。”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患者的感恩,“每一个患者都是我们的老师”的观念,从此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

张卫光认为:“让学生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包括爱伤观念,对于他们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目标是,北医要培养出不一样的大夫,不是说技术上有高低,而是爱心上的不一样。”

系统解剖学是所有医学生来到北医的第一堂课,局部解剖学是临床专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前的最后一堂课,可以说,解剖学贯穿了医学生的学习生涯,因此,在解剖课中所接受的感恩教育,也将陪伴他们终生。

在奉献中传承大爱

张卫光的另一个身份是北医遗体接收站的负责人。

2011年设立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西侧的遗体告别厅是710名无言良师最后的家,纪念墙上15厘米见方的水晶盒上,贴着家属选出的逝者最美的照片,盒子里放着一缕青丝、一页手迹、抑或一件物品。每年清明节,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捧水晶盒为无言良师举行入柜仪式,同时也会邀请逝者家属来到现场,缅怀哀思。

2018年长青园追思活动_副本.jpg

2018年长青园追思活动

长青园扫墓、大体老师追思会、遗体捐献者家属家访、纪念墙悼念、医学部主干道纪念活动……感恩“无言良师”系列活动,是每年基础医学院持续近一年的重磅活动,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被媒体报道。

2010级临床专业八年制学生张馨雨曾参与活动组织和家访,并协助北京卫视《好人故事》栏目拍摄了“感恩无言良师”专题片。“在医学生中,对大体老师的认同感和崇敬感都是比较高的,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一个表达的窗口,同时也希望能够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同这件事。”活动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之后的半年里,北医遗体捐献站的登记数量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跟大家一块儿嘛。”有胡传揆、马旭、王嘉德等一批批北医的老前辈在遗体捐献方面做出的表率,张卫光也打算捐献遗体。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也有意愿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2013级临床专业八年制学生张文就是其中的一员。“这种精神上的影响是随着时间和阅历日益深刻的,上课的时候可能还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现在进了临床会更有感触。”

5d9ce0e5f41d446a8aaa2104d75ce8ba.jpeg

张卫光在解剖课实验室,与学生们一起向“大体老师”鞠躬致敬

起初,张文对于遗体捐献还存有抵触心理,“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想到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这么多学生解剖,会有一种害羞的心理”。后来参加了许多大体老师的纪念活动,张文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医护是一个奉献的行业,大体老师也是一群奉献的人。我自己享受了别人的奉献成果,却不愿意奉献,会产生一种羞耻心理。”

张卫光说:“大体老师把遗体捐给我们,实际上是把爱心交给了学生,这种爱心通过我们的学生,传递给病患,也可能倡导他们身边的人,成为下一个遗体捐献者,社会风气就是这么好起来的。”

弘扬北医的解剖教学理念

虽然北医在解剖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近年来却一直没有一本由北医教师主编的《系统解剖学》规划教材,这成为张卫光心中的一大心病。2018年,张卫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组织编纂了北医版的《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体现了北医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一贯特点——注重神经解剖,把神经解剖纳入系统解剖的课程中,占据了整个教学的1/3内容,要求所有同学学习,并且在教材中使用了大量北医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素材。

说到自己的教材,张卫光很是骄傲:“同学们应该喜欢北医,因为国内神经解剖学的教学和科研是从北医开始的。”张卫光经常会像这样,在课堂上穿插着北医的历史、介绍北医的大家,让这些刚刚踏入北医校门的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北医的辉煌与荣光,树立他们的爱校之情和自豪之感。

提起未来的规划,张卫光介绍说:“我还筹划再出版一本《局部解剖学》,不同于其他教材,我们会在里面穿插油画、人文轶事、前沿研究。讲局部解剖的时候一定要与人文相关、与临床病例相关、与科技进展相关、与遗体捐献相关。”

传递育人的接力棒

张卫光爱书,特别爱收藏与解剖相关的旧书。走进张卫光的办公室,满满地堆着他从各种渠道淘来的宝贝,仿佛一下子走进了近百年来国内研究解剖学的历史长河。

采访中,一说起跟书相关的话题,张卫光必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两眼放光:“这是一本第21版的《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可能是书名被翻译成了《灰色解剖学》才得以让我碰到她,那时候我激动地手都颤抖了。过去一出门啥事不干,就是逛书店和书摊,口袋里有多少钱都买书了,一包一包地往回提。后来有了银行卡就不敢老去了,现在学会网购了就更不得了了,天天收快递,还有好多书在路上。有时候淘到一本书能兴奋好几天,真是感觉血管都要爆了;我家里面有很大的一个区域放书,后来放不开了,全装箱子里了,大概有几千本……”

正因为如此,张卫光的知识面很广,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就会融入到教学之中。他的课堂看起来似乎比较发散,其实都是精心准备过的。北医解剖系的青年教师方璇说:“之前备课交流的时候,张老师说他几天前发现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和脑干的研究史有着特别有趣的巧合之处,就把这点放进了接下来的课堂里。”

讲了快二十年的解剖课,张卫光的课也是不断更新的,方璇现在依然会去听他的课,“现在学生听到的一些梗,我们当年上课的时候都没讲过。”

正如张卫光的藏书爱好来源于臧玉洤先生、张培林先生等的影响,他也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和人格魅力回报和反哺着这片园子。

方璇是北医2009级临床专业毕业生,2017年留校任教,带教系统解剖学的实习课,并且担任局部解剖学的助教工作。“第一次讲课很紧张,张老师鼓励我在课堂上多联系临床,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张卫光的影响下,方璇也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结合自身经历讲临床应用和医患沟通,把气球带到课堂讲胸膜腔结构,用《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场景讲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方璇笑着说:“有学生跟我说,你讲课很像‘光哥’。”

“北医出来的人,第一应该博学,我们是百年老校,是名校,我们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专业过硬的人才;第二要博雅,这是对人文素养的要求——仁心、博爱、豁达、感恩;第三要勃发,我们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生机勃勃的医者。”——这就是张卫光的育人理念,这一思想,正在通过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不断地传承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