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讲堂

传承北大人文精神 深耕北大学术传统 ——记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第一次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0

学生工作坊现场

3月26日,北京大学“传承北大人文精神”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2021年春第一次活动,在北大人文学部和教务长办公室的组织下,在图书馆东区四层李大钊阅览室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部副主任、哲学系教授李四龙主持,并邀请到了历史学系教授张帆,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董珊与哲学系助理教授方博作为主讲嘉宾。来自人文学部和理学部强基计划的17位同学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参观名家阅览室和李大钊阅览室、师生畅谈两个环节进行。在第二个环节之中,嘉宾老师就北大人文精神以及本学科特色进行了介绍,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跨学科学习的“3+X”设想,并展望博雅学堂人文学生工作坊未来发展。

阅览室参观:感受群星之璀璨

图书馆的邹新明老师与常雯岚老师先后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名家阅览室和李大钊阅览室。

师生参观名家阅览室

当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书香气息浓厚的名家阅览室时,映入眼帘的是数目众多、各式各类的书籍。“名家阅览室的图书都是历届北大校友、老师的著作或者是他们捐赠的藏书。”邹新明老师讲解道。

名家阅览室既有文科类的著作,也有理科类的研究成果。阅览室内还将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和哲学系等院系的相关书籍分门别类放置,并设置了半封闭的阅读空间,营造了十分理想的阅读环境。

名家阅览室

“这些有绿色标识的书籍就是胡适先生捐给北大的。”邹新明老师面对两旁书柜中整整齐齐的带有绿色标识的书籍介绍道,“这些书都非常珍贵,也非常难得。”同学们都好奇地走上前去,跨过岁月的河流,亲眼看到了胡适先生当年的藏书,发出了赞叹之声。

师生参观李大钊阅览室

告别名家阅览室后,常雯岚老师以温柔的话语开启了对李大钊阅览室的讲解。墙壁上马神庙和嘉公主府与红楼的北大旧址图片深深吸引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将记忆带回到了100多年前的时代。老师和同学们一边仔细地参观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期间整理的图书、捐赠的日文报刊和著作,以及当时难得的国外介绍社会主义的书籍,一边聆听常雯岚老师对当时历史的讲述。当常雯岚老师惋惜地讲到“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4月28日,他英勇就义。他牺牲的时候年仅38岁,正当壮年”时,师生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大钊阅览室

除了展柜中的书籍外,陈列的书柜里还有许多的珍贵藏书。“书柜里这些书籍是可以阅读的。”常雯岚老师鼓励同学们在之后的日子里能够有机会来翻阅其中的藏书。

师生交流:畅谈人文精神与学术传统

结束了两个阅览室的参观,老师和同学们就坐于李大钊阅览室内的沙发上,开启了师生交流的上半场活动。

嘉宾老师发言

老师们先分别对各个学科的建成历史、学科特色、发展现状作了阐述与介绍。接下来,历史学系褚思齐、中文系裴清妍、考古文博学院于清雅、哲学系徐瑞泽四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对本学科的感悟。

褚思齐对大师们平易近人的态度,同学之间以书会友的常态深有感触,她笑称:“历史学系的同学都是‘书呆子’。”印证了张帆教授分享的“学历史主要工作就是看书,然后看下一本书”。在场的同学们发出了轻快的笑声。裴清妍表达了“希望自己以后的著作也能够留在北大图书馆被展出”的小小理想。李四龙教授也借此勉励在场的每位同学:“希望你们每个人今后都能够有自己的著作留在北大。”于清雅分享了自己对考古认识的更新和在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与建筑这个小专业学习的感悟,得到了董珊教授的肯定与鼓励。徐瑞泽将自己的学习经历概括为“痛并快乐着”。他感慨“书难读”,但是又欣喜于独立完成文本解读和论文写作所获得的成就感,他的感受得到了在场许多同学的认同。

学生代表发言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具体到各个学科,是和学术传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文学部的同学们要继承前辈的学术传统。”在最后的总结中,李四龙教授讲道,“你们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小,李大钊先生逝世的时候只有38岁,他写那些著名文章的时候也只有20多岁,你们在学术上要有担当精神。”

3+X”:探索跨学科合作的可能

在交流活动的下半场,在场师生重点就“3+X”跨学科合作的设想展开了讨论和深入交流。

“3+X”的“3”指的是前三年的学习;“X”指的是部分同学第四年与其他专业的“嫁接”。目前初步的设想是通过跨学科学习的培养机制,促进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寻找专业出路。李四龙教授对新的时代问题作了分析。他认为,中国正在崛起,使得我们面临着“成功者的困难”。强基计划不仅仅是一个招生策略,其大的方向和原则是要致力于把中国的基础学科做大做强,为国家多培养人才,为人类多作贡献。

张帆教授鼓励同学们进行跨学科的、小的专题活动,如人文学部内部学生开展读书会,既能够相互督促,也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不同的思维。

方博教授引用美国的分析报告强调要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用德国报告分析当代哲学教育自身强调的重点能力,如能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能力、语言能力(对语言本身的敏感性)、狭义上的分析能力、构建论证对复杂情况和复杂现象的批判性的处理能力等等。

董珊教授提到,我们目前的人文学科研究范式,主要还是西方式的,中国的东西“其实很少”。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先学习好现有这一套体系,并在之后把中国自己的特色融入进来,增加中国的话语权。

有的同学认为要注重于找到自己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契合点,如中文和国际关系的结合,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如古文字学专业和考古的挂钩,借助历史和哲学的思维来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工作坊现场

来自理学部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魏智德同学就如何更好地旁听以扩展自己的见解,将学习到的思维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科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最后,各位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自己认为比较适合的入门书籍,勉励大家多读书,探索人文学部内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找到适合自己学业成长的嫁接点。

学生牵头,老师护航:

齐力打造“思想的宿舍”

对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未来活动的方向,李四龙教授希望之后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两位同学牵头,自主决定讨论主题,自主邀请老师来参加进行指导。”他介绍说,最近计划举办的人文学部和理学部强基计划学生的联合活动,将增强对专业性话题的探讨。他鼓励同学们多提出自己的想法。

李四龙教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宿舍风气对个人未来影响的感受,强调学风的重要性。举行强基计划人文学生工作坊,他认为相当于在构建一个“思想的宿舍”,同学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文字:北大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佳艺

摄影:北大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香花

编辑:安宁



返回